中歐班列通道中“第一”長橋開始架梁
9月5日上午,我國中歐班列“東通道”佳木斯至同江鐵路擴能改造工程建設迎來關鍵節點——伴隨著汽車吊緩慢將一片長32米,重134.3噸的預制T梁精準落位在同江特大橋305-306號墩臺上,標志著由鐵五院設計、中鐵二十三局承建的佳木斯至同江鐵路擴能改造工程同江特大橋進入架梁施工階段,中歐班列“東通道”佳同鐵路擴能改造工程建設再提速。
架梁現場(王舒 攝)
佳同鐵路擴能改造工程西起佳木斯市東佳木斯站,終至同江北站,是一條以貨運為主,兼顧客運的干線鐵路,改造線路全長258.25公里。該工程地處東北寒冷地區,有效施工期較短,工程任務重,負責項目管理的中國鐵路哈爾濱局集團有限公司佳木斯至同江鐵路擴能改造工程建設指揮部提前組織參建單位優化施工方案,成立工作組對施工地點開展全覆蓋式檢查,加強施工安全管控,對參建人員開展安全培訓,確保施工安全、有序推進。此次進入架梁階段的佳木同江特大橋位于同江至同江北改建段,是全線“頭號控制性工程”,橋梁全長10435.14米,采用單線T梁結構設計,是我國目前中歐班列西部、中部、東部三大通道中,口岸段最長新建橋梁。
架梁現場(王舒 攝)
五院設計團隊充分考慮施工地點季節性凍土廣泛分布的特點,增加橋梁結構的耐久性與經濟性。同時,為節約我國重要商品糧基地——三江平原地區寶貴的黑土地資源,為口岸城市同江市預留足夠的規劃發展空間,勘察設計階段對同江至同江北段進行了詳細的經濟技術比選,最終確定了“外繞城市+以橋代路”的設計方案,該段橋梁占比高達84%,大幅節約土地資源占用,將對三江平原的生態擾動降至最低。五院團隊對該橋跨越三江口大街段采取了高位現澆再落梁的施工方案,跨越同撫公路的連續梁采取了封閉掛籃懸臂灌注的施工方案,均保證了城市繁忙干道在施工期間正常通行。
架梁現場(王舒 攝)
據了解,作為全線控制性工程,同江特大橋T梁架設量共計638片,其中32米T梁594片,24米T梁44片,全橋承臺330個,目前已完成231個,墩柱328個,已完成180個,按施工計劃有序推進。預計今年年底將完成313片T梁預制及300片T梁架設任務,在2026年8月完成全部架設任務。
架梁現場(王舒 攝)
為確保橋梁架設進度和質量,國鐵哈爾濱局集團有限公司組織設計單位與施工單位堅持科學制定方案,高效組織現場施工,從預制T梁架設設備選型、運輸路線、架設流程、架設線型控制、安全保障措施等方面進行綜合考慮,編制了專項施工方案及應急預案。
目前,佳同鐵路擴能改造工程已進入主體大干階段。建成投用后,將全面提升中歐班列“東通道”之一的同江口岸后方通道能力,線路列車通過能力將提升3倍以上,口岸煤炭、鐵礦石等大宗商品外貿運輸能力不斷提升,同時改善沿線居民出行條件,為沿線地區提供更加安全、便捷、高效的運輸通道。



